2014年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是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回顾宜宾民营医院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从1993年宜宾建立起第一家民营医院起,二十余年时间,宜宾民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困境
据宜宾市卫生局最新数据统计,全市目前有民营医疗机构81家,其中市直管27家,有3家目前是歇业状态,分别是宜宾中山医院、宜宾佳音医院、宜宾岷江医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医院遍布于城区、南岸、江北以及各个区县,涵盖了妇科、男科、整形美容、骨科等。在数字不断壮大的背后,各家医院似乎也难以逃脱困境的阴霾。
有业内人士形容,“这是一个在刀尖上舔血的行业”。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我们干这一行都是如履薄冰,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宜宾博爱医院院长王文征说,社会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旦出了重大的意外,民营医院是很难再爬起来的。“此外,社会对民营医院认同度不高,我们也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才逐步得到患者认同”。
“在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存在较大问题。”宜宾瑞德新医正骨医院院长张甬说,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存在人员流动大的问题,“此外,民营医院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市场营销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流动资金投入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达康医院相关负责人薛女士表示,现在是一个全民参保的时代,虽然许多民营医院也加入了新农合,但是政府也是有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我们医院就只能报销翠屏区的新农合,而其他区县的也许就不行,这比起大医院来说,我们的病人来源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薛女士说,医生的处境也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现在我们执行的还是2003年的物价标准,折合下来,我们医院目前的挂号费才9毛钱,医务人员的工资并不太乐观。”
谋求出路 民营医院巧破题
在诸多困境之下,宜宾民营医院也积极探索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加强专科建设、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携手公立医院等,部分民营医院巧妙利用手中的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出一副好牌。
与建设综合性医院相比,民营医疗机构走专科化的发展之路,不失为短平快的“捷径”。从医疗行业特征来看,该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压力大,建设专科医院可加强成本控制,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医疗行业多提供体验式的服务,患者口碑对医院至关重要,民营专科医院的主营业务方向明确,可集中精力打造某项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宜宾博爱医院就走出了一条专科化之路。“我们以内科、妇科、外科为基础,以妇产科、泌尿外科为专科特色,发挥技术独特的专科优势,为患者开展精致的服务。”王文征说。
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在性质上虽有所不同,但在战胜疾病、服务健康的层面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加强合作,可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宜宾分院、宜宾肿瘤医院与市一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都有合作,与公立医院携手让它在短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上有了较大提升。“我们的合作方式有很多”,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宜宾分院、宜宾肿瘤医院院长赵耀德说,以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为例,泸州方面派出专人到宜宾肿瘤医院担任院长,在管理上提供帮助;派出常驻专家到宜宾肿瘤医院指导医疗工作,并且直接为病人看病;宜宾肿瘤医院定期派出人员到泸州进修、学习,同时泸州的专家也会定期到宜宾开展讲座。“与公立医院携手,更多地是他们在向我们‘输血’,提供帮助,我们也将在合作深度上进一步探索。”
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
“双向转诊制度从出发点来看是好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赵耀德说,这也使得民营医院面临一种尴尬,县一级医院往往不会把病人转到民营医院中。“在购买大型甲类医疗设备上,民营医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尽管如此,在谈到民营医院的发展前景时,部分院长竟说出了同样的话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民营医院的发展、壮大,对于宜宾的医疗行业来说有着很多积极的意义。”赵耀德说,民营医院的出现,将竞争引入了医疗行业,打破了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患者在医院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我们也期待更多细则的出台,能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更好的环境。”
除了政策的大环境以外,王文征认为民营医院可以对病人进行更加精致的服务,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流。“大医院在治疗疑难杂症的研究上比较多,那么我们就要想如何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与王文征一样,薛女士认为:“多元化发展才能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民营医院的出路必将往专业前行。国家现在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会往医养结合的方向发展。”
营医院在困境中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