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杨文秀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讲述民营医院之路
加入日期:2014/9/11 10:24:38  查看人数: 1141   作者:admin

说到民营医院,很多人都会想到福建省莆田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莆田人凭着赤脚医生的药方,从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开始,行医闯荡江湖。90年代中期,经过资金积累,“游医”开始承包公立医院的专科,并以此形式在全国各个城市进行“复制”。
  据卫计委统计,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由2012年同期的39.6%提高到43%,呈现出公立医院数量逐渐减少、民营医院迅速增加的发展趋势。其中,莆田系民营医院占80%,年诊疗量约为1.69亿人次,年医疗总收入约2500亿元,莆田常年在外从事医疗投资行业的人员超过6万人,带动从业人员150多万人。
  2013年,全国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大幅度的增长。仅2013年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量达到6003万人次,接近2005年民营医院全年门急诊诊疗人次数。
  民营医院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口碑不好的,重利润轻质量;发展势头好的,又遭遇人才缺乏、政策衔接不到位等等问题。民营医院如何才能在医改中更好发展?倾听北京宝岛妇产医院董事长杨文秀的故事。作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北京分会名誉会长的杨文秀,1米8的身高让人很难猜出他福建莆田的家乡,一口浓重的莆田话却让他一张口就暴露了家乡所在。采访的地方是他在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的12楼办公室,金秋的阳光无遮无拦地从窗外涌进来,洒落在他精心挑选的八仙桌、太师椅上。刚一坐下来,他就摁开了手边茶具的烧水开关,摆好精巧的茶杯等待茶香缭绕。几年来,他大把的时间就在这里,喝茶,聊天,听新生婴儿如仙乐一般美妙的哭声。
  杨文秀:第一个,娃娃在我们(这里)落地,平安地生出来,我是最开心的。每天都有开心的事儿,做这个产科和别的不一样,每一天都有新生儿出来,我最多的时候一天生了7个人。几乎我这三年没休息,三年加起来休息了四天不到,主要开会,很多会议。
  看似悠闲的杨文秀有着南方生意人的睿智,16年前他做建材生意,去医院看个病,到处排队的情景在他眼里就变成了商机。等他看完病,主治大夫就已经答应他办完退休手续就到他的诊所去出诊。5年后的2003年,他的第一个私营医院在北京落地。
  记者:你当时了解民营医院这样一个状况吗?
  杨文秀:当时的话,民营医院还是规模小,自己办办得还是少。
  记者:当时办证的话难不难?
  杨文秀:当时的话还是比较难,当时去办证的时候卫生局会问你,你们在哪里做啊,在那里做的好不好啊,他担心你做不好。我们就跟他承诺,有一天你发现我们违规的话,你就给我们关门。他们那个局长,亲自过来看看。他说当初我们批给你,选择还是对的。
  如今10多家医院在全国各地开花,杨文秀最爱北京宝岛妇产医院。5年前他萌生开一家妇产医院的想法,去国外考察,到台湾找医生,都筹备差不多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正好签署,北京宝岛也成了首家京台合作的国际化高端妇产医院,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起出现在医院成立的发布会上。
  杨文秀:ACFA《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签署,我们第一家就签署了。就是说,我这个人命好。哈哈。
  一路幸运,但杨文秀心里也装着忧虑。医院的硬件设备拿钱就能买回一流的,但患者挑的还是医生,没有真正的专家坐诊,患者同样不会进门。为此他去台湾请专家,但遭遇重新认证,百万年薪的专家请过来,先要耗几个月去考试,再有钱他也心疼;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等到了医生多点执业放开的佳音,但要请到专家依然不那么轻松。
  杨文秀:我是医生,我要和院长说,我要多点执业。那院长就一句话不给你多说了,不可以,好,你要多点执业,我就卡你。你要给我完成,每天完成多少任务,每个月完成多少任务。他把任务都给你加大了,你根本就完不成,根本做不了多点。政策说了算还是院长说了算?政策也许能做多点,但是院长不放你,你政策是政策,白搭。
  让杨文秀揪心的,还有民营医院的口碑。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但这些医院中不重质量重收益的定位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说起这些,杨文秀收起了嘴角的微笑,这些年,他也因此吃了不少苦。
  杨文秀:民营医院里面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他们把我们的名誉都损害了。我们都不相信你了,这样对我们来说很尴尬,这样给我们的费用增加了不少,因为在百度里面都是排名竞价。这些家妇产科医院都是排名到前三,我们真正的妇产科医院没有办法与他们竞价,因为我们做得非常规范,赚钱非常少,我们这么大一个医院,一个月用药才十来万块钱。我们就想,越规范越好,越规范越好,不规范的话就狠狠给他打击,让他关门,让他倾家荡产,像这样的话全国搞上个十几个,起到震慑作用。伤害的不只是民营医院,主要最大的还是老百姓。
  3年前,杨文秀请台湾有名的妇科专家于坚忍来做医院院长,温文尔雅的于教授上网查了一番资料后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你们莆田人盖的医院,名声不好哎……杨文秀尴尬地笑笑。退休后的于坚忍最终来到了北京,他说,董事长杨文秀用几年的经营理念证明了对他的承诺:做好品牌。
  于坚忍:他的观念理念就非常单纯,他说我就要做民间医院的标杆,民间医院的典范。当我们有不同的意见的时候,他就对我说,对病客是好的,就要去做,不要怕花钱。怕花钱的话,我盖这个医院干啥。我就是不怕花钱,我就要得到一个好的品牌,得到一个好的服务,好的认同,我才开这个医院。从疑虑到现在的被认同,我们信心满满。
  采访那天,台湾海基会医药卫生参访团来参观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听到海峡对岸的同行对医院的各种设施、服务不断发出惊叹声,杨文秀谦虚地忍着嘴角的笑容。只是被同行问到未来的蓝图时,藏了半天的笑还是展露无遗。
  杨文秀: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卫生局都过来,像你们这样的医院能不能去我们那里复制这样一个医院。我们下一步正在考虑在全国开连锁,但是我们连锁开得多了,我们还是打算做上市,以后欢迎你们买我们的股票啊!谢谢你们!
  记者:如果让你总结这五年来的心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
  杨文秀:喜悦!非常喜悦!天天都是喜悦的心情!
  记者:那未来呢?
  杨文秀:阳光!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我相信民营医院会越做越好,现在有一些不规范,我相信会慢慢规范起来。
  在开办民营医院的道路上,杨文秀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风风雨雨,作为采访者的记者,又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听记者冯会玲的采访手记。
  采访杨文秀之前,我以为他会讲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结果他说得最少的正是赚钱。身为商人,他自然不会不考虑利润,但他想的是通过品牌赢口碑,通过口碑赚钱。医改,如同一个新生命到来前的阵痛,会煎熬,会惶恐,会不安,但最终,会有希望,会传佳音。医改的路上,民营医院的贡献功不可没,如果,每一家医院都能坚持和杨文秀一样的办院原则,能有经营一家百年企业的耐心和精心,老百姓的口碑,会有的,股东追求的利润,也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