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坚持出诊到走不动那天。”陈万清,这位年近七旬的民营医院院长淡然说道。
“他不仅是病人眼中的名医,更是群众心中的善人!”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只要一提起亲和医院院长陈万清,人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在万清老师那里看病,有钱出钱,没得钱他也全心医治,真是我们农民的好医生啊!”一位36岁的贫困外乡农民张和平说。
……
在民营医院被严重质疑的中国,陈万清院长在用他的实际行动消弭社会误解,也为整个医界诠释“医者”的使命。
陈万清出生在乐至县一个偏僻的农村。19岁那年,其三弟患重病,多次请医生出诊,皆因路远和费用问题而不愿出诊,从那时起陈万清就定下了立志学医的决心。陈万清坚定的学医行为感动了中天镇老中医左钟名、袁清和,袁老医生更是主动接收其为徒。为学好针炙,他在自己身上扎下了上千针眼;为学好拔罐,他在自己身上烙下了上千个烙疤……功夫不负有心人,1966年开始了行医人生。1984年,陈万清承包了大队合作医疗站,并用行医收入和妻子喂猪养蚕等收入开始着手创办私立医院。1985年,他终于建起了四川省第一座私立医院--万清医院。
自那以后,他“全天候”式为乡亲看病,一坚持就是近30年。在他的办公室里,常备的物品有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不论刮风下雨,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就踏着泥泞,到家里诊治,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田坎医生”。
“皇天”不负有心人,也正因此,陈万清被推荐为“四川好人”候选人。在他的管理下,这家民营医院也是蒸蒸日上。致富后的他先后多次向希望工程、残联、福利院、地震灾区捐款,资助周松柏、彭娅娜、冯小菊、张绍平、冯琳等32名家庭困难学生上中学、读大学。从办院至今,陈万清为乐至中学奖学金基金会捐款5000元、残联17620元、希望工程13730元、福利院22450元、派12名医护人员参加5.12抗震救灾……至今陈万清已记不清捐了多少钱、办了多少次义诊了,他只是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