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社会办医 政策“松绑”也要加固监管
加入日期:2015/6/12 15:02:40  查看人数: 786   作者:admin

近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大举措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以此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虽然社会办医的脚步近年来始终没有停止过,但囿于各种原因和阻力,其步伐显得缓慢。因此,这次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可谓对症解决当前社会办医存在的“瓶颈”。譬如,政策的最大亮点就是降低社会办医的准入门槛,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扶持力度。这些,无疑都是为社会办医进一步“松绑”的关键性措施。

 

  促进社会办医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它不仅能够弥补当前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促进医疗资源的相对平衡,而且也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所以,动员民间资本、促进社会办医,不仅是一项利国之策,而且也是一项惠民之举。不过,我们在为社会办医“充电”和“加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尽管政策“松绑”是好事,但“松绑”绝非意味着一切职责的简化、淡化。笔者认为,对监管进行“加固”,完善监管机制,应是构建社会办医体系的重中之重。

 

  医疗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关系着公众的生命与健康,职责重大。因此,当相关政策措施为社会办医大开“方便之门”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监管层面加大力度,提升责任,将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摆在重要的、突出的位置。这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在发展空间、技术人才上“提质”;另一方面,尽管降低了社会办医的准入门槛,简化了医疗机构设立审批,但在扶持的同时,仍须我们在监管上“增效”,在医疗机构设立和运营层面,全方位“加固”和提升监管职责,严厉打击不良医疗行为,坚决防止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坑人害命等行业乱象的发生。

 

  社会办医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早在2014年年初,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说,社会办医的顶层设计在中央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而具体落实则需要各地的全面推进。困难和阻力固然需要破解,然而,“门槛降下去,责任必须提升起来”,因为社会办医干系重大,不同其他,它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生命健康的体系工程,所以,在其操作实践之中,我们必须坚守这样的认知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