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乡镇卫生院 不该如此冷清
加入日期:2015/7/10 14:25:04  查看人数: 794   作者:admin

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疗卫生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中,如何让其成为群众满意的医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门庭冷落的乡镇卫生院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省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条件简陋、门庭冷落,特别是在一些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6月25日下午4点多,记者来到禹州市古城镇中心卫生院。院内空无一人。走进医院的门诊综合楼一楼,除了一位前来看病的年过七旬的老汉,再也看不到其他患者。收费室门窗紧闭,药房亮着灯却找不到人,其他的一字排开的各个门诊科室,都是只见招牌不见人。这位前来看病的老人,转了一圈儿,没有找到医生,只好黯然离去。


  记者上到三楼,这里还是空无一人。所谓的病房都空着,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就连会议室,也像是许久未用过了,桌子上灰尘落了一层,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写出清晰的字来。


  记者下到二楼,只有妇科门诊室门开着,但室内却无人,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正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手机。这位医生说,她每天大概诊断二三十个病人,看的都是小病,由于这里离县城近,患大病的都上县城去了。


  据介绍,古城镇位于禹州市东北10公里处,辖25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4.4万多口人。镇域东邻长葛市和许昌县,是禹州市的一个农业基础较好、工业较发达的镇,可镇中心卫生院却非常冷清、破落。


  无独有偶,记者此前于6月18日上午,在舞钢市武功乡卫生院也看到了类似的情景,只不过人气指数稍高于古城镇中心卫生院。医院门诊楼内,医生多在闲坐,前来就医的患者很少。二楼以上的病房和治疗室基本闲置,一些医疗仪器上落满了灰尘。该卫生院一位医生说,这家医院地处城郊,离中心城区很近,尤其是距离市中心医院很近,附近的患者大多上城区医院,来此就医的患者一直不是很多。


  乡镇卫生院有点“营养不良”


  而在距离县城或大医院较远的乡镇卫生院,其门诊量明显多于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卫生院。可是,尽管这些乡镇卫生院患者稍微多了一些,但是它们也面临许多难题。


  6月26日上午,记者在禹州市苌庄乡卫生院采访时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收费窗口前排起了队伍,输液大厅里有20多名患者正在接受输液。


  据该卫生院化验室大夫介绍,卫生院每天的门诊量约有五六十人,医院现有职工30多人。医院配备有一些常用检查设备,如拍片、化验等。为弥补卫生院专家不足,该卫生院每周三会请禹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来坐诊。


  随后,记者在走访登封市宣化镇卫生院、唐庄乡卫生院等乡镇卫生院时发现,几乎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都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为此,许多乡镇卫生院也都采取了请大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的办法,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


  一位乡镇卫生院医生在谈起他们的待遇时坦言,一个卫生院10多个人,负责着全乡几万人的体检、防疫、公共卫生、农村常见疾病等工作,而收入仅仅是最低工资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通许县大岗乡苏刘村乡村医生马文芳说,目前许多乡镇卫生院条件差,设备老化,医生工资低,生活条件差,缺乏技术人才。即使偶尔引进一个技术人才,也往往留不住。


  如何让群众更满意


  一位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下乡镇卫生院面临的形势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镇卫生院的政策,如新农合报销,提高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动员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等;忧的是乡镇卫生院普遍基础薄弱,人才、设备、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


  许多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生说,乡镇卫生院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所服务的病人平均经济收入都不高,医生也都希望用最有效的、价格最低的药来为病人看好病,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制度,初衷也是好的,但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常用、必需的药品由于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就不能给患者开出,而基本药物目录的数量有限,有时难以满足治病需要,势必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一些基本药物定价偏高,老百姓并没有从药品招标采购中充分得到实惠。


  目前,河南省正在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有关部门在破除“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都有助于基层医院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乡镇卫生院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如何真正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令人欣喜的是,5月27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已经公布政策,由地方高校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重点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


  同时,今年河南省将加快实施中央补助投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再建设改造200所乡镇卫生院、2000所村卫生室;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采取引进培养、在职培训和帮扶支援三种形式,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


  相信,这些政策和项目的逐步实施,会逐渐让许多乡镇卫生院走出困境,从而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卫生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