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武汉市卫计委发布《武汉市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希望鼓励医师到医疗资源稀缺地区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并且不限定多点执业地点的数量。
公立医院领导一般不能多点执业
《办法》明确,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备案登记制。医师办理多点执业前,应提前两周向第一执业地点报备。同时,接收的医疗机构也需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资料,备案登记。
对于医生多点执业资格,《办法》对其执业类别、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申请的医师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而在公立医院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则一般不能从事其他形式的多点执业。
办法中明确了不限定多点执业地点的数量。对于全科医师培训合格的医师,在执业类别不变情况下,可增加注册全科医学专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同时,医师也可申请取消多点执业。
武汉明确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应完善考核、奖励、处分、竞聘上岗等的具体管理办法,不得因医师多点执业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
医师与执业的医疗机构在协议中,应约定执业期限、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医疗责任、薪酬、相关保险等。多点执业医师的薪酬,由执业地点医疗机构与医师协商确定。其中,医师在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未达到全职医师要求的,不能领取全职薪酬。
就医160助力医生多点执业
就医160的联合创始人王明先生说,随着医疗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医疗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方便了患者找医生,咨询医生,使医生自由执业,患者自由就诊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医生除了在医院上班,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执业。利用互联网产品,与网友建立联系或成为网友定制的“私人医生”。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不同地域的疾病案例,解决远距离就医的难题。
就医160是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成功接入全国5000家医院,有超过33万的可服务医生。武汉地区已有10家医院,2000多名医生的号源可以预约。目前,就医160正在鼓励更多武汉地区的医生加入,实现自由执业。让网友足不出户也能在线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