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网约医疗”不能只接网气不接地气
加入日期:2015/11/16 13:25:26  查看人数: 1000   作者:admin

  日前,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在“分级诊疗下护理发展前景高峰论坛”上透露,将于12月中旬在广州正式推行U护APP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广州市民只需动一动指尖,便可享受护士上门的专业护理服务。据悉,该协会于今年9月已经在珠海正式运行U护APP服务平台,该平台聚集了全省各地的医生、护士。


  互联网正在而且会持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譬如,出行打车的方式,一些地方推出的“掌上社区”.在互联网深度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时,出现U护APP服务平台并不令人惊讶。而且,这种模式既赋予了医护人员的执业自由,又实现了一些居民居家养老的愿望,可谓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双赢。


  然而,目前毕竟是传统信息时代向互联网信息时代过渡的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革新。同一天的新闻,河北秦皇岛所有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享受老龄补贴了,于是一些社区开通了网上通知,需要这些80多岁的老人上网加QQ,这让一些老年人直呼“受不了”.面对这种窘境,社区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是:不懂找你孙子。现实确乎如此,年轻人驾轻就熟的网上服务,到了老年人那里就会一脸茫然。


  具体到U护APP服务平台,其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以老年人或者身体不便的患者为主,如果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也不足为奇。应该承认,有的老年人并没有使用手机的习惯;诸多老年手机也非智能手机,并不能下载安装APP;即便是使用智能手机,一些老年人对操作手机上网和使用APP,也是障碍重重。这提醒我们,公共服务出于便捷考虑,在“接网气”的同时,不能忘记“接地气”.


  这里所谓的“接地气”,不仅指“公共服务+互联网”之后,传统的服务供给模式不能丢,更在于,搬上网络的公共服务要有与网络路径供给相匹配的内在程序调整。譬如U护APP服务平台,基本上门费用为60元,服务费用依照具体服务而定,一般是上百元。就此,有市民认为,不能医保报销,负担有点重。由这个小切口去观察,就是U护APP服务平台在打造了很潮流的输出端后,并没有在“后台”将服务流程调整到位,导致“网气”接得不彻底,而同时又丢失了“地气”感。


  必须看到,在传统信息时代向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过渡期,公共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创新,却不能让“公共服务+互联网”全部取代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因为老人等社会群体已经游离于互联网技术之外。由此,公共服务的完善就要两条腿走路,一者,“公共服务+互联网”要优化“后台程序”,接“网气”接得焕然一新;二者,传统服务模式不能偏废,仍需优化程序接“地气”.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