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万达为何会如此大手笔地“突袭”医疗领域?
加入日期:2016/1/7 9:26:23  查看人数: 843   作者:admin

  6日,万达集团高调宣布将总投资 150 亿元,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在运营管理上,引进英国国际医院集团(IHG),并使用 IHG 品牌(中文名为 “英慈万达国际医院”)。据悉,这是中国企业在医疗行业的最大一笔投资,也是 IHG 首次在中国运营管理医院项目。


  得此新闻后,我脑海中便忽然产生了几个疑问。禁不住好奇心唆使、追本溯源后发现,这其中其实是大有 “秘密” 和逻辑的。


  万达为何会如此大手笔地 “突袭” 医疗领域?


  2015年6月,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公开透露过其 “去地产化” 转型战略。他表示,万达转型的目标是 “2211 战略”,即到 2020年,做到企业资产 2000 亿美元、市值 2000 亿美元、收入 1000 亿美元、利润 100 亿美元。


  当时,王健林谈了几个转型的方向,包括万达商业、文化、体育、旅游、金融、电子商务等。不过,这几个方向中,并没有包括医疗。


  那么,这是表明当时万达并没有对医疗感兴趣,还是万达在憋大招?显然易见是后者。


  其实,早在 2015年4月,万达集团就与成都市(四川是王健林的故乡)政府正式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成都投资超千亿元。在投资计划里,就透露了将与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合作,打造以世界顶级国际医院为核心项目的医疗服务综合体。如今正式与 IHG 签订合作,只是为之前打下的 “伏笔” 解开了神秘的面纱。


  而且,王健林在谈如何转型的时候,也提出了几个策略:转让已拿到地的重资产项目和集中人力资源、资金做现在的轻资产项目。其中,做轻资产的方式之一便是直投。


  不难发现,万达现在投资巨额建医院、再聘请国际顶尖医疗集团管理的模式,便大有其重资产转让 + 轻资产投资理念结合的 “影子”。


  医疗那么大,为什么是医院?


  医疗之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B、A、T 抢破头要进军移动医疗,但万达选择了医院。如果说万达早有涉足医疗的计划,为什么会首选医院这个方向呢?


  粗略想一下,还得万达起家的地产项目说起。


  为什么王健林想 “去地产化”?真的是王健林在地产这方面做了很多年,不想再戴上地产的 “帽子” 了?恐怕是地产也难做,万达才想转型做别的,以求拥有 “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吧。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止 2015年 底,近五成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其中,连锁类企业成为重灾区--“关店潮” 正在加速。不仅国内企业如此,国际巨头的日子也同样难过。


  零售企业的日子混不好,将其奉为 “金主” 的商业地产还能坐得住?有记者还特意走访北京的多家万达广场来看,除了影院和餐饮区域人流熙攘之外,服装鞋帽区域基本人迹寥寥。


  房子租卖不出去,那万达的地产怎么办?所以,万达便想到了除了商业地产之外的其他地产形式,比如万达院线影院、万达旅游目的地等。


  而医院建设成本大、投入周期长、运营经验少、盈利未可知的痛点,众所周知。这使得对有兴趣管理或者擅长管理医院的另一头,亟需一个 “金主” 来优势互补。然而,这恰恰是万达所擅长或者能轻易解决的事情。毕竟,医院在医疗中,离地产最近。而且,医院是所有医疗环节中的核心,万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商业地产投资医院很新鲜吗?


  实际上,商业地产企业投资医院,万达也并非首家。早在万达之前,就先后有万科、宜华、恒大等商业地产投资医院。


  以下是列出的三家商业地产在医院投资上最新动向:


  早在 2010年,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就开始到国内外各地考察民办医院,直到在 2015年4月 第一次对外公开宣布于广州、上海和深圳三地开办了三家高端儿童医院。


  2014年12月,宜华地产发布公告拟通过以 1.2 亿人民币收购深圳友德医科技公司 20%的股权的方式,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中的新领域网络医院。


  2015年6月,恒大首家互联网社区医院亮相广州,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社区医院。此前,恒大也被爆出已与国内外众多顶级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标杆房企们的多元化路径沿袭着 “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地产--养老地产--医疗地产” 的脉络行进着。至于其背后的原因,估计和万达差不远。


  万达投资医院能成吗?


  医院建起来,管理人员找过来,就真的能实现患者如流、财源滚滚吗?我分析了万达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1、高端医疗的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存在?


  这次万达与 IHG 合作的三家医院都是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应属于高端医疗的范畴。但问题来了,国内的高端医疗的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存在?


  据德勤2011年 对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仅有 21%的消费者对医疗体系满意。在对服务价格敏感度不高或者享有高端医疗保险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转向高端医疗。注意,前提是价格敏感度不高或者享有高端医疗保险,这就得看国民收入和国家政策了。


  实际上,从位于北京的和睦家、美中宜和、恒和等高端私立医院的患者就诊量,再来看万达要在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次于北京的二线城市成都和青岛,似乎不是很乐观吧。


  另外,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服务除了高端综合医院,还要面临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分羹的情况。


  2、海外医疗如何快速本土化?


  不知道万达的国际化医院将会主要面向国内患者还是外籍患者,但作为国际化医院,外籍患者肯定少不了。


  据悉,目前和睦家的外籍患者和国内患者比例基本持平。而在刚建院的时候,外籍患者占了 80%以上。为此,和睦家在海外医疗本土化上也是煞费苦心。不仅前台的工作人员能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的双语服务,同时,客户服务部提供 24 小时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和其他主要语种的翻译服务。而且,和睦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有的护理人员和行政人员都能熟练使用中英双语。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这么多对语种有高要求的医护人才?


  除了以上两点,万达办医也会面临很多其他社会资本办医都会面临的坎儿:高医疗资质的医生从哪里来?如何快速获取患者信任,树立医院品牌?......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后,为什么是 IHG?


  对于国外的高端医疗,我想和睦家医疗的母公司美中互利也许更容易被国人记住一点吧,毕竟都服务国人快 20年 了。那么,这个 IHG 到底是个什么背景?为什么能和万达 “结此良缘”?


  查了一下,我发现,IHG 对中国的医疗健康市场相当感兴趣啊。


  仅在 2015年3月,IHG 就有两个大动作,引起了不少国人侧目:


  1、投百亿打造贵安国际智慧健康城


  2015年3月2日,贵安新区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签约项目共 9 个,总投资 177 亿元,其中英国 IHG 医疗集团投资 100 亿元在贵安新区打造中英贵安国际智慧健康城示范项目。


  2、成为中国医健联盟成员之一


  2015年3月10日,国际医疗集团(IHG)一行,曾到访中国医健联盟北京总部,双方就 IHG 加入中国医健联盟达成了初步意向。而后,IHG 顺利加入该联盟。为联盟会员旗下的医院提供管理服务,同时引进英国先进的医疗资源。


  得知了这两个事件,结合前面对于医院运营方面的分析,再来看万达牵手 IHG 就不难理解了。这种 “郎有情妾有意” 的事情,还不能让万达和 IHG 一拍即合么?

来源:IBTimes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