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台州七家三级医院门诊将停止输液
加入日期:2016/2/1 10:50:13  查看人数: 873   作者:admin

  近日,浙江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作出最新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同时倡导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


  大医院门诊将停止输液


  “此次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医疗机构要如何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做了明确规定,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胡富宇介绍,目前新规处于倡导阶段,仍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推进。


  通知指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注射剂(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急诊使用一次处方不得超过三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会诊资格的医师或药师会诊同意后使用。


  此外,要积极倡导并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应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儿童医院、各医院儿科及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胡富宇说,这就意味着门诊不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由于儿科医疗的现实因素,对其门诊输液现状则采取了一些缓冲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弊大于利


  “新规更加注重科学用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胡富宇说,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一些研究也明确表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其实是弊大于利。表现为临床上耐药性不断增强,导致超级细菌明显增多,最后可能无药可用。


  据介绍,相对而言,门诊输液一般都是常见疾病,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这些疾病不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也是世卫组织确立的所要遵循的用药原则。


  “对此,市民和医务人员的用药意识需要加强。”胡富宇坦言,很多市民已经形成了身体一有不适,就要去医院挂针治疗的意识,这些形式都需要进行改变。各医疗机构也要根据新规要求行动起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


  符合分级诊疗的要求


  三级医院停止门诊输液,一些病症较轻的患者可以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接受治疗,胡富宇表示,这也符合分级诊疗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高效率、最优化利用。


  “也就是说,提倡小病在基层看,不用挤到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应该救治的是一些重症或疑难杂症。”不过胡富宇也认为,这并不是一刀切的做法,不能简单理解为禁止输液,“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诊断情况及医疗需求来决定。”


  此外,抗菌药物使用更加严格。通知指出,《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依据和最低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将“非限制使用级”品种上调为“限制使用级”,或将“限制使用级”品种上调为“特殊使用级”管理,但禁止下调抗菌药物管理级别。


  门诊停止输液引发广泛关注 有市民认为是医疗理性的回归


  三级医院将停止门诊输液的消息一出,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在台州经济开发区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了解他们对这项新规的看法。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许先生认为,取消门诊输液是医疗理性的回归,也是大势所趋。“一生病就去医院挂针的习惯,是要改改了。”


  “所以自己生病时,尽量能吃药的就吃药,能不挂针就不挂针。”许先生说,近年来看过不少有关过量使用抗生素的新闻,超级细菌也时常能听到,确实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现实生活中,医院的输液室里经常坐满了输液的患者。


  “其实很多病不需要输液,吃些药就能好,只不过病程要长一点。”程女士曾因肠胃问题去医院输液治疗,“第一次挂完针差不多就好了,感觉药力有点猛。后来肠胃再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没去医院挂针,买了医生之前开过的药来吃,病也就好了。”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觉得,输液好得快。陈女士平常工作比较忙,前段时间寒潮来袭时不小心感冒了,咳得很厉害还反复发烧。“我想快点好起来,感觉吃药不太容易好,就直接去医院挂了针。”


  市民张先生的女儿经常感冒,每次都要去医院挂针。“虽然知道挂针不好,但也没办法。平时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生病了就想能快点治好。”张先生坦言,家里老人也不忍心看孩子遭罪,只想说挂完针孩子会舒服点。


  台州七家三级医院门诊将停止输液


  此次省卫计委下发的通知要求,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应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据介绍,台州市共有七家综合性医院位列其中,分别是台州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路桥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天台县人民医院。


  “有关医院需要按照收到的通知要求开始布置起来。”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胡富宇说,由于目前仍处于倡导阶段,且省里还未出台具体的奖惩措施,新规需要一段时间来推进。“到时候,我们会查看医院的实际执行情况,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有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胡富宇介绍,其实前几年台州市开始推行“阳光用药”以来,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就做过一些限制,包括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比例、不合格处方率、大处方比例、抗菌药物在门诊处方的比例等指标,医院均需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对此都加强了管理,此次省里出台新规就是基于这些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对于医院门诊不输液的做法,胡富宇表示,国外做得比较好,省内也有多家医院在实行。据了解,抗菌药物管理级别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医务部副主任王赓歌介绍,从2012年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来,台州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就已经开始实行。“主治医生、住院医生等能使用的抗菌药物级别都不同,越级无法使用,并通过软件来加以固定和维护。但遇急救情况时,允许临时越级使用。此外,特殊使用级必须经由院内指定专家会诊同意才能使用。”


  “医院每年还会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才有权限开药。”对于这次门诊停止输液的规定,王赓歌表示,由于已经开展了三四年的前期工作,医院方面的实行难度其实并不大,“患者的意识也要转变,因为现实中有不少病人会主动要求输液,这也是新规实施的难点。”


  此外,记者还从台州市立医院了解到,接下来,医院也将根据通知要求对门诊输液现状进行调整。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