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服务"成常态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全面普及的当下,许多人已经习惯于通过手机、电脑、移动客户端来获取信息、交流沟通。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职能部门理当改变传统观念与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IT智能技术,使现代化的医疗服务管理朝着更高效、更惠民、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让网上预约挂号叫好又叫座,加大宣传、推广、服务力度显然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特点来完善程序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并且附上简洁明了的操作"说明书",用最简单的方法、更直观的界面,让患者对网上预约挂号能够"无师自通",并且乐于接受、善于运用。同时,还应构建起"可跟踪、可评价"的体系,在"问题导向"中不断提升挂号服务水平。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深刻改变着就医方式和服务模式,也使职能部门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如何利用"互联网+",将公共服务做优,对于各个职能部门来讲,是一道全新的课题。网上预约挂号是"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新样本,其他部门也不妨学习借鉴,持之以恒地推进公共服务在线化、移动化进程,让"互联网+服务"成为一种新常态。
江苏 徐剑锋
统筹好效率与公平
如果说推行网上预约挂号是在追求医疗领域的效率,那其衍生的"不公平"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尽管互联网早已相当普及,但不可否认仍有一部分人不会或者没有条件使用互联网资源,特别是在县乡的基层地区。推行网上预约挂号,会否损害这部分群体的就医权益,会否让他们的挂号变得更难呢?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着前车之鉴。
因而,在推行网上预约挂号工作中,也应当规避这种"不公平".在推行的初期,要保留一部分线下号源,网上线下挂号并行,保障部分不会或没有条件上网的患者权益。长期来看,就得加大互联网资源以及网上挂号预约平台的普及力度,其中应当利用好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让尽可能多的特别是基层地区的患者能网上预约挂号,也会网上预约挂号。
只有统筹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保障尽可能多的患者的就医权益,也有利于网上预约挂号工作的推进与落实,使其得到患者的欢迎与认可。
湖南 夏熊飞
真正让患者体验到就诊便利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说,这个网上预约挂号的"门诊号源管理平台",面对的是广大患者的挂号需求。那么问题来了,一是当下城市还有一些老年人对上网不熟悉,对网上预约挂号操作存在一定难度,二是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要采取网上预约挂号,对农村人而言,这还是个新鲜事物,更别说是要在网上预约挂号就诊了。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尽可能地考虑到网上预约挂号,可能会给一些老年人和农村人所带来的难题。
当然,在网上预约挂号的同时,不妨推出多种预约方式,比如电话预约、现场预约、自助预约机预约、手机APP预约、微信预约,还可以看诊结束前,按需预约复诊等。此外,患者在预约挂号前,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的就诊信息,可以通过医疗机构的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板、官方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就诊信息。总之,开通网上预约挂号,还需要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更细致,让广大患者真正体验到就诊的便利。
贵州 吴礼建
做好宣传很重要
"贵州省医院门诊号源管理平台"的搭建,所有省、市两级医院全部通过卫生信息专网接入平台,医生门诊排班信息100%实现向省级平台汇聚,为患者更精准地选择就医,减少排队挂号,提供了方便。
要让这一好举措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好宣传很重要。其一,如何使用操作平台挂号。网络挂号,于年轻人而言,易于操作,而对于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和受条件所限的患者来说,网络预约挂号无疑就成了难题。这就需要,各医院在预留一定比例现场挂号名额外,还需有针对性地做好预约挂号平台的宣传。
其二,引导广大患者正确选择医院就诊。预约挂号平台投入使用后,挂号便捷了,广大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还需避免小病也预约大医院的情况。这就需要,引导患者科学合理就医,实现绝大多数患者在当地就诊。
其三,加强对网络挂号"黄牛"的宣传,使公众认识到其真面目。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打击力度,遏制非法挂号,禁止抢占他人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