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男子刘某因车祸被转院至徐州医学院附院做胸腔手术。出院第二天拍CT显示,右肾消失。医院承认其肾脏消失,医生称肾脏或是“瞬间萎缩”。徐州警方调查8个月,至今无结果。
肾脏消失原因尚未查明,也不能随意盖棺定论。但沸腾的民意依旧将质疑的矛头指向医院。究竟是医生医术不精?不医护人员责任缺失?还是医院管理的混乱和医疗服务行业的痼疾?
毕竟此类事故并非各例,比如在湖北,有八旬老人右腿了,医生却替其“接”了左腿;紧接着就出现患者左腹股沟却右侧挨刀的事情。乌龙手术一再上演,离奇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加之“可能是肾脏瞬间萎缩”此类不负责任的回复,除了给患者造成痛苦之外,还加重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危机。
有质量的安全的医疗服务是医患互信的基础。当我们不知道哪个医院是安全的,当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放心地将患者的生命交付给医生,当我们将一切怀疑投向医疗行业,当我们心中“医院”“医生”“医疗”沦为“刽子手”“红包收割机”的代名词,安全与安心要何处安放?然而如何才能阻止悲剧频发,医患冲突加剧,不信任情绪漫延?
首先医生应该牢首底线。莫让“医者仁心”成为过去式,莫让手术刀成为牟取私利的进阶梯,莫让患者和他的家庭的托付竹篮打水。 其次,医院自身要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把安全核查制度落到实处,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最后,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比如,卫生部于2010年就表示将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事件进行统计排名,严重的将通报并实行责任追究。如果某医院被通报医疗事故发生得多,患者自然就会用脚投票。用医疗事故黑名单来督促以期有效提高多数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子贡曾经问孔子怎样治理天下,孔子曰“立国之道在于足食足兵足信”,子贡又问“逼不得已去之,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追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孔子说:“去食”。
宁可不要军不要粮,也不能失去百姓的信任。医患关系类比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