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大事不妙!国产医疗器械再被反倾销
加入日期:2017/10/26 14:45:49  查看人数: 1105   作者:admin

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再一次被国外反倾销,这一次是一次性注射器产品!2017年8月14日,阿根廷生产部发布2017年360-E号决议,发布对原产中国的塑料皮下注射器反倾销情势变迁合并日落复审调查终裁结果,决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FOB价格的59%,有效期5年。

这意味着,在经过了近一年半的复审调查之后,中国一次性注射器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阿根廷将继续对中国注射器征收5年的高额反倾销税。

中国是一次性注射器产品出口大国。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前十类产品中,注射器也是榜上有名的。

然而,就是这一个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大类产品,从几年前开始,遭遇国外反倾销的事件就不断发生。

阿根廷在实施了几年反倾销措施后,要再对中国产塑料注射器再征5年高额反倾销税。

巴西也有跟阿根廷一样的打算

2009年9月,巴西外贸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生产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2014年9月,这一反倾销税到期后,巴西发展工贸部又发决议,对进口自中国的一次性注射器启动反倾销复审调查。

巴西此次复审的结果暂时还没出来。不过,巴阿两国向来有统一步调反倾销的习惯,中国注射器很可能要被巴方再征5年税的。

巴西和阿根廷之外,乌克兰曾在2009年10月作出决定,对中国注射器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俄罗斯也曾拟提起相关调查。

此外,巴西外贸委员会还曾在2015年4月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征收49.5%-638.1%的从价反倾销税,有效期5年。

这是继注射器后,又一类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被巴西反倾销了。

国外反倾销事件不断发生,对中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厂商来说,绝非好事。国内市场饱和、过度竞争,企业纷纷转战国际市场,然而低价销售的现象又触动了国外市场的敏感神经。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国产医疗器械产品想要走向国际、站稳脚跟,企业还需要熟练掌握国外的游戏规则,并学会应对之策。

而最根本的,则是要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低端产品、低价销售并非长久之计。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