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菊芋,俗名鬼子姜,成为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扶贫攻坚、污染防治两大任务的特殊植物。1月26日上午,由《紫光阁》杂志社主办的“推进菊芋产业化发展 为精准扶贫、健康中国建设作贡献”研讨会,请医学专家学者讲述菊芋预防治疗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类疾病的重要功效,农业专家讲述菊芋治理荒漠土地的显著成效。会议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菊芋,大量吃菊粉,不仅能健康自我,还能为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作出贡献。
![]()
图为会议现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霍军生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菊芋对促进人体健康的诸多功能。经研究发现,菊芋深加工产品菊粉对致动脉硬化相关血脂有积极的影响,特别对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他建议临床医生可通过建议患者每日食用菊粉来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同时,菊粉对降低人群血糖具有显著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类疾病,可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他还介绍道,欧盟已经批准菊粉有助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的健康声称。
![]()
图为霍军生
研讨会上,南京农业大学能源生物资源研究所教授刘兆普就菊芋对盐碱地和各种沙化撂荒地的生态修复效应进行了详细介绍。刘兆普教授通过观察山东莱州和江苏大丰盐渍地种植菊芋后土壤的变化发现,在种植菊芋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效改善盐渍地、盐碱地及荒漠土地的土壤质量。昔日,一到风季就黄沙滚滚的荒漠土地,被菊芋的根和叶所覆盖。一亩菊芋能生产出根茎三吨左右,加工出菊粉,比正常良田的收益高出很多。
由于菊芋在健康和生态领域的先天优势,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展菊芋产业,并将其和扶贫相结合,有效带动了脱贫。会上,山西田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了他们在山西静乐县用菊芋产业带动脱贫的典型经验。2017年4月,山西田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双路乡赵家沟村3000余亩的撂荒地上种上了菊芋,并对接精准贫困户44户136人,在企业的带动下,如今的赵家沟村不仅当地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还另有80余名农民劳力返乡务农。
宁夏自治区代表的发言,让到会的所有人对菊芋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几年前,宁夏一些地区种植了几万亩菊芋,由于缺少深加工的企业,农民在荒地上种出的菊芋卖不出好价来,种菊芋的面积近年在逐渐地减少。
江苏碧青园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菊芋研发中心、国际先进菊粉生产线、达到10万级空气洁净度的生产车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菊芋产业链。会上,公司董事长薛祥华建议说,目前国内保健养生市场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大众补充膳食纤维,促进全民健康。同时,建议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使菊芋产业变成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当地税收的一项优势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并建议成立菊芋产业联盟。
![]()
图为薛祥华
当日会上,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国家开发银行扶贫事业部、农科院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就如何抓好菊芋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嘉宾对共同携手促进菊芋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形成共识。
《紫光阁》杂志社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谈到,这次研讨会,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认识菊芋的宝贵特点,促进菊芋产业化发展。会议不仅宣传菊芋,向全国人民送健康,还传播了提倡绿色导向、市场导向,促进西部地区与全国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能量。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的领导干部,农业和健康领域的专家及菊芋相关企业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