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医院仅以住院天数考核医生助涨患者“被住院”,大处方开药用量超15天……昨日,武汉市卫计委通报对该市8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规范执业情况督导检查结果,多种问题亟待改进。
这几天,“手术室自拍”成为舆论场的热闹话题。12月21日,陕西西安某医院数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的一组合影被网络热转。当晚,西安市卫生局对该院作出多项行政处罚。经调查,网上所传照片拍摄于今年8月15日,拍摄地点为西安凤城医院老手术室,事因手术室即将搬迁,相关医务人员拍照留念。
近日,医患问题被人们谈的热火朝天,而这两则消息更是让我们沉思。部分医院出现以住院天数为考核医生的办法,“被住院”现象严重。这则消息一出便引起了“被住院”人的关注。医院以住院天数考核医生是否太“过分”.对于医院的绩效考核应该以“社会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等“硬性指标”为依据。考核住院天数又是从何说起?让人费解。患者住院天数,应该根据病情而定,如此“一刀切”地要求,是否合理?笔者认为,由于住院天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医院的收入。医生是否会为了某些指标而延长住院时间?现在看来真的不敢保证了。“住院时间长院长奖励高”、大处方开药用量超过15天等说法是对“住院人”不负责的态度。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有漏洞,在绩效考核奖励办法上,部分医院只停留在工作量的考核上,未将医疗质量和规范诊疗行为纳入考核范畴,不能有效地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笔者认为,“医生”是个很让人崇敬和同情的尊称,并没有任何偏见而言,医患矛盾的加剧更不知从何说起。医生和患者关系紧张,其实和“人”的关系不大。医生不是天使,但也并非唯利是图的恶魔。患者同样如此。不过,由于医生职业的专业性,天然的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一些医生拥有优越感,长期以往,始终不能捋顺的医疗体制所结出的恶果,最终都要由患者来埋单。作为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辩”,医生的“抱团”自辩,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媒体,在面对医患矛盾这种敏感题材时,如果没有求证精神、没有专业主义的素养,就大肆进行报道,这不仅激化某种已经火花四溅的情绪,更是激化了一个群体与社会的矛盾。如果医护群体站在了强烈社会舆论的对立面,其后果将是很可怕的。昨天你还露骨地攻击过医生,明天你敢把自己的性命大事交给他吗?
考核住院天数事件、“手术室自拍”事件中都是最令人担心的现象,是民间的撕裂和对抗。公众对医护群体的激烈抨击,导致了医政部门和医院的仓促自保。医生的“抱团”,反过来又强化了公众的成见。头顶上飞舞着攻防的炮火,惟独没有体谅、宽恕和容忍的丝绒。这样的现象,在很多领域、很多公共事件中都曾出现过。说实话,我不怕被医生拍进镜头里,我更怕生活在一个没有谅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