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中医药的各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下称《规划纲要》)。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意味着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2月14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0年)》。在2月19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详细介绍了《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2月26日,《规划纲要》正式出台。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将达到0.55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此外,《规划纲要》还制定了2030年的发展目标。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
《战略规划》共提出了7个方面的24项重点任务。
一是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具体包括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等任务。
二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具体包括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等任务。
三是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具体包括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技术挖掘,强化中医师承教育等任务。
四是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具体包括加强中医药理论创新、重大疑难疾病攻关和重大新药创制,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等任务。
五是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水平,具体包括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等任务。
六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具体包括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等任务。
七是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具体包括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等任务。
据于文明介绍,根据24项重点任务,《规划纲要》将具体实施十个工程和三个行动计划。为保障这些任务能够顺利实施,《规划纲要》从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