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 产品展示 > 康复中心 > 神经康复

  经典版 磁场刺激仪PZ-TMS-L30 Pro
 

适合科室
康复医学科;神经内/外科;精神医学科;疼痛科;儿科;戒隐机构。

磁场刺激仪

通过储能电容向刺激线圈快速放电,刺激线圈的电流产生的脉冲磁场无创伤、无疼痛地穿过皮肤和颅骨作用于大脑皮层,通过不同频率的刺激对大脑局部神经元进行干预(兴奋或抑制)的一种诊疗技术。

工作原理

通过TMS的电容器内的电荷迅速释放时,放置在头部上方的线圈中通入脉冲电流,进而在线圈周围产生脉冲磁场,磁力线以较小的阻力无创伤地穿透皮肤、颅骨到大脑神经,在颅内产生可传导的感应电流,从而刺激相应的脑神经单元。

刺激模式:

单次刺激;重复刺激;爆发刺激;盆底刺激

治疗项目:
精神科;抑郁症;狂躁症;精分症;孤独症

神经科:
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

康复科:
中风;脊髓损伤;镇痛;功能性磁刺激

其他:
妇女;儿童;呼吸;戒毒

广阔应用
预测医学检测神经可塑性、预测神经病变
军事提高注意力、认知力、战斗力、抗疲劳
预防医学调节神经平衡、预防神经衰老
政治:洗脑、改变信仰、消除暴力倾向
临床检测检测神经功能、诊断神经疾病
经济:影响金融决策、价值、投资观念
临床治疗:治疗神经、精神、认知功能障碍
美容:美容、减肥、塑身、去皱、抗衰老
康复保健:提高神经活性、普及社区家庭
抗疲劳:提高司机、战士、运动员的抗疲劳
脑科学研:究研究记忆、智力、开发大脑潜能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NBF-01A
 

产品介绍:
全新一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NBF-01A通过高精度算法实时采集并解析人体脑电信号,精准建立脑电节律与精神-神经状态的关联模型,并实时转化为直观的视听觉反馈,帮助用户实现大脑功能的优化提升。

NBF-01A采用新一代硬件架构,信号采集更纯净稳定,抗干扰能力显著提升,长期使用性能可靠。系统内置多种动态视觉场景和声效方案,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和偏好,灵活调整训练难度,提供精准的点对点训练方案,让儿童、成人、老年等各类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的脑功能优化体验。

NBF-01A将尖端的信号处理技术与智能化的交互设计完美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高效、精准、便捷的脑功能优化解决方案,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进入全新阶段。

技术原理:

大脑神经元活动时产生微弱的电流汇集形成脑电波,根据不同的频率,脑电波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五种脑电波分为6波、日波、a波、β波、SMR 波,不同频率的脑电波对应特定大脑状态,大脑可通过反复训练强化特定频率的波段,从而改善大脑神经-精神状态。

脑电生物反馈通过实时采集脑电波活动并反馈给患者,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病程产生的异常脑电波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有效? 一一基于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通过结构重组和功能性代偿来适应环境或学习技能的能力,从基因表达的变化到突触连接的改变,再到整个神经网络的重组,最终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大脑就像“可塑的橡皮泥”,能够通过反复训练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应用领域:

医疗机构:用于失眠、儿童多动症的辅助治疗;改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

应用科室:精神、心理专科;儿童保健科;睡眠中心;身心科;老年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

家庭 • 教育机构

提高学习专注力,缓解考试压力;

辅助日常冥想、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认知功能。


产品特色:

团体治疗,提升效率

根据需求配置不同数量的治疗终端,医务人员可通过主机实时调控终端,统一管理,提升治疗效率;
任何终端可同时设置不同疾病的训练方案,针对不同病症为患者提供不同的动画进行治疗。
任何终端均可分离当作独立单机使用,可分配到其他分院或科室使用。


可视化训练界面,丰富的治疗动画方案库,且支持自定义扩充


软件界面全面升级,UI优化,操作更简洁,脑电可视化设计,驱动值和伪差值可直观表现出患者当前状态;允许用户对动画类别、视频进行自定义扩充,实现场景定制化治疗。


可选配
可选配人脸识别功能,提升治疗效率
初次人脸采样后绑定人员信息,可通过人脸识别对患者信息核验,快速提取患者治疗信息和分配训练方案,缩减治疗流程。

可选配多维度身心测评,实现评估——治疗的有效闭环

软件可配置多种测量方式,对患者身心进行多维度测评,以测评结果为导向选择相应的脑电波进行生物反馈训练。


可选配智能蓝牙头戴系统,3秒佩戴,蓝牙极速传输,摆脱线缆束缚

基于蓝牙 5.0 技术的可穿戴设备,采用三维人体工学曲面设计,整合医疗级生物电放大器、干电极及双模
无线传输系统。
有效解决传统设备存在的空间定位误差、智能蓝牙头戴系统导线信号干扰和布线缠绕问题。

报告系统:

数据分析

系统具有多种报告输出功能:疗效报告、脑电分析报告、趋势分析报告、综合治疗单、治疗统计等。利用该功能可以输出单次或者多次训练治疗的报告。
报告输出
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分析功能,数据可以以数字、FFT 曲线图、直方图、文本文件、二维/三维频谱图等输出,为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需求提供强力的支持。
收费标准:







  生物反馈仪
 

  经颅磁治疗仪 (脑电治疗、 脑循环治疗)
 

经颅磁治疗仪(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通过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与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耳后电疗)的协同应用,对脑部进行磁疗、电疗,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衰弱的辅助治疗。本产品全系采用触摸屏高配。

[三大功能]

一、磁疗: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

以脑生理学、磁生物学和临床脑病治疗学为基础,设备通过配套专用的治疗帽输出有规律的时变磁场作用于脑部。从而达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衰弱、脑损伤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两种治疗帽可选:弹力带式、头盔式
9个磁发生体,50Hz工频磁场,磁场强度3档可调
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并扩张血管、加速血流、增加脑血管弹性
改善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改变脑组织的代谢环境

二、变频震动按摩

设备通过配套专用的治疗帽对头部进行按摩,其作用类似于中医传
统手法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以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节震动按摩的强度、频率,使病患舒适轻松。

4种工作模式,9个震动体

震动按摩强度4档可调,频率3档可调,至多9种组合

三、耳后电疗: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

设备产生低频脉冲仿真生物电流,经由在病患耳后(乳突穴)贴附的电极,对小脑顶核进行电刺激。
根据病患耐受程度,耳后电疗强度0-90档可调
舒张脑血管、改善血管弹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微循环

启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使受损脑细胞代谢加快
稳定脑神经细胞膜电位,抑制去极化波,引导非正常

具有治疗人次自动统计记数功能,方便医疗科室随时掌握使用情况,防止漏收费

适用科室及范围
适用医疗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理疗科、脑病科、精神科、针灸科、老干部病房、残联医院、红十字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康养中心等。
适应范围: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血管性痴呆、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等
脑损伤性相关疾病:脑震荡、脑挫裂伤及脑外伤后遗症、脑出血恢复期、脑缺氧性损害、脑中毒性损害等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神经衰弱、偏头痛、失眠、老年痴呆、脑萎缩、脑疲劳综合症等


  微电流治疗仪 RH-WDL-I
 

一、产品原理

微电流治疗仪以0.5Hz 的频率、0~500μA(1μA= 百万分之一安培)的 可调电流、50%的占空比生成改进的双极性方波形,可以将流向电极的电流保持 在近似恒定的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小因皮肤阻力变化而带来的影响,达成理想安全的治疗效果。
二、技术参数

(一)硬件参数:

1. 刺激波形为双极性,非对称长方波。

2. 输出脉冲频率:0.5Hz,允差:不大于±10%。

3. 输出脉冲宽度:0.25s、0.5s、0.75s、1s,允差:不大于±10%。

4. 输出脉冲周期:2s,允差:不大于±10%。

5. 输出脉冲幅度值:0~250mV可调,允差:不大于±15%。

6. 输出刺激电流:0~500μA可调,步进50μA,允差:不大于±15%。

7. 直流分量:不大于5V。

8. 连续工作时间:主机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h。

9. 输出治疗时间:分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六档可调,允差±5s。

10. 物理调节:外置电流调节旋钮及物理调节按键。

11. 内部电池:d.c.3.7V,-5%~+10% 

12. 输入电源:a.c.220V,50Hz±1Hz,输出:d.c.5V

13. 161mm,宽89mm,高29mm 

14. 显示屏:3.4寸触摸屏。

15. 耳夹电极阻抗:不大于

(二)软件参数

1. 微电流治疗仪通过夹在耳垂上的一对电极向大脑中枢神经传递特殊波形的微电流,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情绪等相关的神经递质,改善异常脑电波,同时进行音乐治疗,从而治疗或改善失眠症状;

2. 微电流方案:可设置不同的治疗时间、刺激电流。

3. 音乐播放功能:支持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播放音乐。

4. 音乐治疗方案包含:海浪和风、水之声、海豚之歌、流动的溪水、幽静的山谷、虫鸣鸟叫、壁炉火焰、白噪声8种音乐,每种音乐按单曲循环进行治疗

5. 可以单独选择微电流方案或音乐方案。

三、产品优势

1. 设备小巧便携、操作简单。

2. 联合治疗、微电流治疗、音乐治疗3大疗法。

3. 具备旋钮调节、触摸调节、物理按键调节。

4. 具备累积效应,无依赖性。

5. 特殊刺激波形: 改良的方波,发出与受体匹配的频率,通过独特的双向波形有规律地、缓慢地对直流电流的极化反转向神经组织输入低频频谱的、与不同受体匹配的频率,进而激活神经细胞,调节多种与情绪和睡眠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分泌,以此达到治疗效果。

6. 促进4种控制情绪的神经递质分泌:5-羟色胺(5-HT),合成褪黑素,促进睡眠;y-氨基丁酸(GABA),镇静、催眠,缓解压力;内啡肽(endorphin),天然镇痛剂,止痛调节;去甲肾上腺素(NE或NA),调节情绪,缓解焦虑。

7. 物理治疗,非诱导睡眠:通过抑制神经元膜过度兴奋,调节神经递质释放,促进褪黑素分泌,最终达到重塑好睡眠的作用。

、适用范围

注册证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或改善失眠症状,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用于治疗因焦虑、抑郁和相关情绪障碍引起的失眠。

五、用途

用于入睡困难/睡眠浅/睡眠中断/早醒等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改善或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

适用于睡眠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康复科、脑病科、老年科等。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系统
 

外观二选一

评估处方更全面更精准
AI智能评估加多种专业量表,自由组合多种类型评估相结合,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功能水平。
实时监测和反馈
系统制定智能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实时全面的反应患者评估和训练的进展,确保患者康复进展在可控之中。
全场景、多样化灵活终端智联
一个医生端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评估端/训练端。支持平板、台式电脑、多媒体等智能终端,满足临床中评估与训练的全场景应用需求。

训练方案智能多样
根据评估结果,智能推荐+个性化的训练内容,确保患者能在适合的训练类型和难度下训练。
可视化的分析报告
报告采用可视化数据呈现方式,一键生成,医生和康复师可以清晰看到患者的功能状况。
智能数据处理
内置智能AI分析系统可接入DeepSeek,根据用户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传统“经验主导”的干预,进阶为“数据+算法”驱动的精准评估。

颅脑疾病
(如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症、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或社会文化状况(如营养不良或环境剥夺)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儿童发展障碍患者
孤独症、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等。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症、脊髓损伤、脊髓性肌萎缩症,急慢性脊髓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等)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医疗机构
门诊筛查;快速筛查认知风险,辅助诊断
专科诊疗:老年科、康复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社区健康中心
老年人群普筛与早期干预
养老与社区场景
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儿童福利院:
认知衰退动态预警系统(风险人群自动标记)
团体训练课程智能适配(支持40人同时训练)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DJ-1000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DJ-5000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DJ-8000
 

  DEM-2000B 眼动检测系统
 

<<< 1 2 > >> 共2页 16条信息 当前1页 转到: